俄罗斯老兵

千年的战争史锻造了强烈的民族尚武精神

历史上的俄罗斯始终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这与它长期奉行扩张政策和战争历史休戚相关。从1700年到1870年的170年间,俄国共进行了38场战争,其中有106年时间是处于战争中。如果从15世纪建国算起到20世纪80年代,它则进行了共计46场战争,其中只有3场是自卫性的。于此同时,从莫斯科公国建立到彼得大帝时期,40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的领土扩大了400倍。15世纪中叶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时,其领土面积是280万平方公里,到19世纪末,已扩大到2200余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囊括了大小100多个民族。可以说,俄罗斯崛起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和准备战争是俄罗斯历史和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不可分割的部分。频繁的战争危机,造就了俄罗斯人民极其重视军力发展。尤其是在“冷战”时代,前苏联为了与美抗衡,军事与国防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而军人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也被提升到了顶峰。苏联时期,担任军职比当大学教授更吃香。经济军事化模式导致的过度“重军”行为成为前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重军尚武的思想意识形态在解体后的俄罗斯得到了相当的传承。

彼得大帝雕塑

俄罗斯人民不灭的帝国情结

俄罗斯的历史开始于公元882年基辅罗斯的建立。在此后千余年“间断性”的历史中使俄罗斯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成为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逐渐培育了俄民族优势心理,从而产生了数百年来的帝国情节。帝国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最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心理。这种意识源出于东正教的“救世意识”(又称“弥赛亚意识”)。拯救世界各民族的宗教使命感,成为点燃俄罗斯帝国意识的一个火种。蒙古人长达两个半世纪的统治强化了俄罗斯人的帝国意识,它为俄罗斯带来了民族融合的习俗,并提供了专制体制的模式,从而推动了俄罗斯帝国的形成。彼得大帝改称沙皇,大肆的扩张不但确立了帝国的版图,更加增强了这种意识。即使是到了社会主义苏联时代,帝国意识实际并未淡化,只不过改变了名称。苏联解体后,昔日辉煌的帝国时代虽然落幕了,但帝国情结依旧延续。1994年,俄罗斯曾对专家学者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题目是“什么思想可以成为俄罗斯整体的价值观”,结果持“俄罗斯精神复兴思想”的占到了35%的绝对优势。即便在今天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俄罗斯年轻人,虽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但在其潜意识里依然认为只有俄罗斯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言行中流露出的是强烈的民族优势心理。因此,即使今天,在俄罗斯仍有相当部分的人轻视或看不起其它国家和其它民族的公民。

俄罗斯胜利广场

尚武传统并未在经济衰退中没落

并不悠久的俄罗斯历史,几乎90%以上的时间是在进行战争。短短几年空隙,俄罗斯也是时刻在准备进行战争中度过的。连年的战争史已使尚武的传统渗透到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据统计,莫斯科有历史博物馆90多个,其中27个军事历史博物馆被列为国防教育场所,长年对外开放,免费参观。在莫斯科街头几乎随处可见战争英雄雕塑和纪念碑,以此作为尚武精神传承的媒介之一。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在俄罗斯各地城市的主要广场、公园、街道、湖畔都建有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纪念碑和英雄雕像,镌刻着国家对民族英雄的记忆,斯大林格勒、库图佐夫大街等类似的以军事家命名的地名称谓今天依然随处可见。此外,丰富的战争文学更使俄人民不忘强大的军力对整个民族的意义。从《伊戈尔远征记》到《战争与和平》,从《铁流》到《毁灭》,这些文学作品对俄罗斯民族的独特文化产生了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陷入了困顿,财政吃紧,国防经费直线下降,军队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但即便如此,俄罗斯仍不忘尚武精神的国民教育。在经济十分困难的1995年,俄罗斯不惜投入巨资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莫斯科卫国战争中央纪念馆,以翔实的文字、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大量实物,再现了前苏联人民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紧俏,俄罗斯的石油经济受益非浅,在普金的带领下,俄罗斯人民逐渐恢复了自信,尚武意识也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复苏,而重振昔日强大军力几乎已成为俄人民的共同心声。

(中国网综合消息 文字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