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政府就掀起了又一轮风风火火的禁酒运动。继1995年不能在电视和广播中登载酒类广告以来,在互联网和任意发表的刊物中也将难寻酒的踪迹。如今俄罗斯人想喝酒,只能去餐厅,酒吧或在家中。街头的零售亭杜绝贩卖烈酒,超市在夜间11:00到早晨8:00间停止出售任何酒类,伏特加、葡萄酒等也从食物归类为含酒精饮品。其实早在2007年俄罗斯政府就通过了《限制零售及饮用啤酒及其制品》的法律,明令禁止在公共场合饮用任何酒精饮料,但似乎并未奏效。禁酒对嗜酒如命的俄罗斯人来说简直是空前的灾难,没有什么比喝不到伏特加更痛苦。俄罗斯人曾戏言,伏特加是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我们喝的不是酒,而是灵魂!

俄罗斯的禁酒史和它的饮酒史一样悠久,但要比后者来得更加波折和动荡起伏。彼得大帝在最开始曾颁布法令鼓励沙俄士兵多喝酒,以此激昂战斗士气,大量的酒的消耗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彼得大帝趁机对伏特加进行垄断生产,并把得来的收入用于战争花销。但酗酒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很快就凸现出来,迫于无奈,彼得大帝又宣布了以最高金额严惩酗酒者的法令,可惜收效甚微。尼古拉二世效仿彼得大帝,继续控制伏特加的垄断生产权,以填补“一战”高额的军事经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需要尽快安稳社会秩序,因此反酗酒行动就被迅速地提上了日程,过渡地饮用伏特加等烈性酒已成为阻碍社会安稳的绊脚石。但之后随着苏德战争的全面爆发,斯大林公开撤销了禁酒令,并下令必须保证一线士兵每天能喝到至少100毫升的伏特加来驱寒保暖,增强战斗力。战争最后以苏联大获全胜告终,全民嗜酒又达到了新的高峰,仅1942年一年俄罗斯士兵就喝掉了近600升伏特加,疯狂的俄罗斯人甚至认为,伏特加和卡秋莎(俄语意思是火箭炮)才是帮助他们赶走希特勒的致命武器。赫鲁晓夫上台后,于1958年又展开大规模的禁酒运动,但随着他短暂的政治生涯的结束,禁酒令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勃列日涅夫本人就是个嗜酒成性狂饮无度的酒鬼,他曾在赴苏格兰的专机上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无法进行国事访问,因此他对伏特加的管制十分松散,他曾说,俄罗斯人离了这个什么事也做不了。戈尔巴乔夫是苏俄历史上唯一严格下令禁酒的领导人,他刚一上台就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一时间大批酒厂和商店关闭,人民怨声载道,戈尔巴乔夫民心尽失。想要在一朝一夕改变一个民族500多年的传统,绝非易事。这一看似严厉的举措不但没有缓解酗酒现状,反而催生了大批民间自发的酒厂,食用糖几度脱销,家家都在酿私酒,伏特加的生产只是转为地下,依然如火如荼,这一次的禁酒运动又惨淡收场。叶利钦当政后,吸取了戈尔巴乔夫的惨痛教训,努力打造亲民形象,常常在公共场合饮酒谈笑。到了普京时代,禁酒与否已然上升到了一个轻则激发民愤,重则威胁国家政权的程度,造酒业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源源不断地为政府创造税收的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全面禁酒必然触动多方利益,引起纷争。因此温和的禁酒政策是普梅政府现行的主要方向。

苏俄政府历次的禁酒运动无一不以失败告终,每一次的大规模反酗酒运动都激发了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又一轮狂热。可以说,伏特加就像水,像空气,早已成为俄罗斯人生命的必需品,如血液深深融进他们的骨髓。普京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民酗酒人数降低55%,提高酒品税的额度的目标任重道远,但以葡萄酒、啤酒逐步取代伏特加等烈性酒的办法可以一试,但这种以酒戒酒的措施又能有多大的效果,恐怕谁也无法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