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陀思妥耶夫斯基(Достоевский)著名小说《罪与罚》中主人公的脚步前行,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会看到光鲜之外圣彼得堡的另外一面。

“七月初,时当酷暑,傍晚,有个年轻人走出其位于C巷的租住小屋,慢慢地、踌躇不决地朝K桥方向走去...”

如果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妻子安娜 格里高利耶夫娜在其去世后,补全了街道名称中少掉的字母,要想跟随小说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脚步探寻书中的圣彼得堡将变得很艰难。C巷其实就是木匠胡同(Stolyarny),而K桥则是科库什金桥(Kokushkin),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迷们也因此找到了走进圣彼得堡的起点。不仅如此,作家本人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就住在木匠胡同和卡兹纳切易斯基大街街角。今天,卡兹纳切易斯基大街7号还挂着一块纪念牌。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的人物就生活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不过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地址。研究者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安排并不是一个巧合。

陀斯妥耶夫斯基文学纪念博物馆研究员玛丽娜 乌瓦洛娃解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给小说中人物戴上了一张清晰透明的面具,如此一来,作为读者,我们很容易明白这是文学故事。真实的圣彼得堡与虚构的小说故事交融在一起,几乎每个情节都相互关联甚至可以相互转化,也由此产生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作者让拉斯科利尼科夫住在木匠胡同和小市民街这样的地方,后者在19世纪时的名字斯列特尼亚梅先斯卡亚指的就是普通市民的意思。1999年,在小市民街19号的屋顶还刻有拉斯科利尼科夫住所字样的浮雕。那里还有一座陀思妥耶夫斯基雕像,房前的13级台阶也在提醒着我们,主人公罗季昂 罗曼诺维奇 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小屋就在上面。遗憾的是,因为这里的租户经常会遭到游客和好奇者的骚扰,因此通向庭院的拱廊被一道装有对讲门铃的大门锁上了。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木匠胡同有多达22个酒馆。因此拉斯科利尼科夫总会听到街上醉汉的喊叫声并不奇怪。小酒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圣彼得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拉斯科利尼科夫就是在一家小酒馆里认识了马尔梅拉多夫(Marmeladov),也是在小酒馆中无意听到学生们说起那个放贷老女人可鄙的生活。

来源: Legion Media

木匠胡同一直通向科库什金桥,这里距离小说中的关键位置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的当铺老板家(格里博耶多夫运河街104号)、警署(格里博耶 多夫运河街67号)、醉酒官员马尔梅拉多夫惨死于马车轮下的事发地(沃兹内森斯基桥)、还有他可怜的被迫卖淫的女儿索尼娅(Sonya)的家(格里博耶多夫运河岸街73号)都很近。

如果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索尼娅的家是一幢三层老旧的绿色房子,那么现在它的外观已完全不一样了,变成了一座建在高处的黄色小楼。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详细地描述了索尼娅的房间:靠运河那边的墙上有三扇窗子,这面墙有点儿斜,好像把这间房子切掉了一块,因此房子的一角显得特别尖,仿佛深深地插进什么地方去了,这样一来,如果光线较暗,甚至看不清那个角落;而另一个角却是个钝得很不像样子的钝角。而能够从科库什金桥上看到的就是这个墙角。

在小说中,从拉斯科利尼科夫家到老妇人家正好是730步的距离。从拉斯科利尼科夫家越过沃兹内森斯基桥,沿格里博耶多夫运河街走,到斯列特尼亚巴德亚切斯卡亚大街转弯,人们可以自己步测这段距离。

不过事实上,没有人能在730步内走完这段路程,通常还要多走几步。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拉斯科利尼科夫身材高大,而且当时他走这段路的时候心绪低落。也有人说作家是把自己的脚步数 加了一倍得到了这个数字。格里博耶多夫运河原名为叶卡捷琳娜运河,这里是故事展开的地方,当地人将其称之为 排水沟 。由于垃圾被不断被倾倒其中,在附近形成了恶臭,因此得到了 排水沟 这个恶名。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圣彼得堡,与普希金所描绘的 涅瓦雄伟的脉动/花岗岩是她秀丽的衣着那个威严而堂皇的城市大相径庭。而游客通常看到的都是圣彼得堡美好的一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圣彼得堡租住过20套不同的公寓。他如此频繁搬迁的原因在于生活的窘迫:作家始终面临着经济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会尽量选择位于角落带有阳台而且能看到教堂的公寓。

铁匠巷5/2号建筑后来成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博物馆。透过室内的窗户可以俯瞰弗拉基米尔大教堂,楼的一侧位于以作家名字命名的街道。博物馆不远处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地铁站,站前矗立着作家的雕像。博物馆的网站是
 

作者:阿莉萨·扎哈洛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