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人与作家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1927年11月18日生于现在的萨马拉市。1950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他在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5年的纪录片。1955年他拍摄了第一部音乐故事片《春天的声音》,并因其在影片中展露的才华,又受邀执导了贺岁喜剧《狂欢之夜》(1956年)。影片上映后一炮打响。据导演本人回忆:在影片首映后的招待会上,观众和记者把影片的主创人员(编剧、摄影、演员等)围得水泄不通,而他站在一边反倒落得清静,因为当时还没什么人认识他那张陌生的面孔。

俄罗斯电影一向与俄罗斯文学有着渊源流长的关系。许多优秀的影片均改编自文学名著或是戏剧作品,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影片也不例外。1984年他把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没有陪嫁的新娘》改编成电影《残酷的罗曼史》,1988年将著名剧作家拉祖莫夫斯基的同名话剧《亲爱的叶列娜·谢尔盖耶夫娜》搬上银幕,而他著名的“命运三部曲”中的前两部:《命运的捉弄》(1974年)和《办公室的故事》(1977年)均改编自当时上映的舞台剧。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酷爱文学,出过诗集和中短篇小说集,他还担任了几乎自己每一部影片的编剧,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喜剧大师。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喜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喜剧,如开山之作《狂欢之夜》(1956年)、《没有地址的姑娘》(1958年)、《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1973年)等。剩下的一类是悲喜剧。像:《被遗忘的长笛曲》(1987年)、《你好,小傻瓜!》(1996年)、《老马》(2000年)等。此类影片通过滑稽的场景和节外生枝的情节变化让人们瞥见喜剧背后生活忧郁的本质,让人笑中带泪,在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隐藏着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真实。

而真实还在于艾利达尔·梁赞诺夫在影片中从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老马》中对政府拖欠退休金和社会治安混乱的揭露;《你好,小傻瓜!》里对“俄罗斯新贵”现象的展示;《狂欢之夜》里对官僚作风无情的讽刺;《残酷的罗曼史》中对人性虚伪的鞭挞……

二、电影神话

俄罗斯电影导演艾利达尔·梁赞诺夫,被俄罗斯人戏称为“每一只狗都认识的人”。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名字,对于中国观众也并不陌生。他执导的影片《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等,令人记忆犹新。至今在中国上映的俄罗斯影片里,没有人能在数量上打破他的记录。

2000年的艾利达尔·梁赞诺夫创造了一年拍两部故事片的“电影神话”。或许这在其他国家不足为奇,但在俄罗斯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电影业一蹶不振,影片产量从每年上百部(1991年曾达350部)骤减至每年二三十部。由于资金、发行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还没有哪一位导演能够一年完成两部影片的制作。

而多半的俄罗斯国产影片很少能在影院放映。一方面影院老板倾向于引进容易赚钱的美国商业片或欧洲片,不愿在国产片上白耗功夫;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国产片质量不佳,观众寥寥无几,影片封镜后几乎都直接卖给电视台或录像市场,以求尽快收回部分资金。而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两部影片《静潭》和《老马》均做了公开发行。由此导演的品牌效应可见一斑。

三、新片的好事多磨

话再说回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影片《静潭》和《老马》。《静潭》的拍摄有着一段颇为辛酸的故事。

由于艾利达尔·梁赞诺夫在电视台主持的“电影全景镜”的访谈节目颇受欢迎,电视台同意投拍影片《静潭》。但是去年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开拍后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制片人一再拖欠工作人员的工资。在半年没有领到薪水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怀着气愤、懊恼和遗憾的心情离开片场,影片搁浅了。艾利达尔·梁赞诺夫无奈之下把分镜头剧本改为文学剧本。他说:“如果影片不能最终完成拍摄,那么观众还可以通过这个文学剧本了解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幸亏过了几个月,在他的百般筹措下拉来了一笔分期投资。可在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中,投资方寄来的第一笔卢布就贬值为原来的一半。于是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内出现了冬天拍夏景的境况——因为大家不敢冒着通货膨胀的危险等夏天实拍。就在资金时继时停的情况下,《静潭》的制作过程变为了一段“ 苦难的历程”。最终《静潭》得到了观众的青睐,据说首映当天的电影院里,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后来在俄罗斯“电影之窗”电影节上,《静潭》获得了“金藤奖”。

相对于《静潭》制作的艰辛,《老马》的拍摄显得颇为顺利,上映后不久就获得“赞美诗、电影、俄罗斯”大奖。此奖不设评委,由观众直接投票选出——在一贯为大众拍片的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眼里,这项荣誉就更为珍贵了。

四、何谓大师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凭借影片轻松的幽默形式和针砭时弊的深刻内涵赢得了观众,是当今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电影导演之一。纵观他迄今拍摄的21部长故事片,其主人公大多为“小人物”——他们往往地位卑微,在社会的底层为生活挣扎、奔波,但又常常具有善良而热情的秉性,为了尊严不惜牺牲所有。艾利达尔·梁赞诺夫善于通过平庸琐碎的日常小事挖掘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艾利达尔·梁赞诺夫擅于在悲哀的现实中传达着美与向善的力量,因而他的影片总能让人触摸到那隐隐的希望,在艰难的甚至一无所有的时候,鼓励着人们用笑来战胜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