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的民宅是个什么样子的?

俄罗斯的森林资源丰富,所以传统的俄式民宅以木材为建筑材料,主要有两种样式:一种是由圆木搭建的,这种木屋十分坚固;另一种是由木板盖成的,这种木屋精致美观。

俄式传统木屋的屋顶呈“人”字形,这样的设计不容易积雪。这有的有烟囱,有的没有烟囱(чёрная изба)。木屋的上部建有阁楼,供储物或小孩居住玩耍用。木屋的地下还有半层,深约一人多高,主要用来储存食物、蔬菜和酒,还有防潮保温的作用。木屋的门前是长方形的门廊,门廊下一般有四五级台阶。要想进人木屋,首先要走上台阶,经过门廊,才能进门。屋内一般有三四个房间,面积十几、二十几平方米不等,分别为起居室、卧室、餐厅和厨房,房间宽敞,地上铺着木地板。木屋的窗户一般朝南,窗框上装饰有三角媚饰或流水图案,窗户上还留有通气用的小气窗,窗台宽大,摆着一盆盆鲜花。正房旁建有侧房,用来存放农具或作仓库。木屋四周的院子用木栅栏围着,院内有菜园。

俄式传统民宅中的炉子(печка)、条凳(лавка)和上座(передний угол)别具一格。炉子又高又大,既可供暖。又可烤东西和烧饭,上面还可以躺人。条凳固定在墙边,供数人合坐上座是农舍里最重要的地方,专供贵客使用。它的上面是供圣像之处。 现在,这种俄式传统木屋在俄罗斯农村仍然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数农民住进了2-4户的2层住宅,配有公共设施。每户居民有一片宅边地,可以种植瓜果蔬菜。

50年代,城市里建造了大批火柴盒式的5层简易楼房(称为хрущёвка)。近年来,为了合理使用土地,适应城市居民大幅增多的形势,在大城市修建了一批以12-19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群为主体的小区。小区有食品店、邮电部、储蓄所、幼儿园、学校、电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也尽可能恢复和保存城市里有价值的古建筑。

俄罗斯建筑中的“领袖风”

【赫鲁晓夫楼】:

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苏联各地兴建了一大批5层小户型简易住宅楼,后被人们戏称为“赫鲁晓夫楼”。
1954年苏联曾建立了大批的从法国“廉价社会住宅”的样板楼移植的简易住宅,这种被称为“赫鲁晓夫楼”的建筑解决了大量莫斯科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让他们欢天喜地的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了新居。但这种小户型的住房,被赫鲁晓夫引以为骄傲的象征的住房(类似我国今天准备建设的50—90平方米的住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明显的暴露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理解的矛盾与冲突。于是1996年3月莫斯科开始大规模拆除“赫鲁晓夫楼”的运动。曾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解决了突出住房危机的社会矛盾的“功臣”而今成为了被淹没的历史。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苏联“赫鲁晓夫楼”大兴土木的高潮时期。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工期,住宅楼大部分采用预制板结构,没有电梯和垃圾通道,取消了斯大林时期盛行的拱门和柱廊等装饰,并严格控制厨房、卫生间、门厅和过道的面积。据说,赫鲁晓夫本人当时对小卫生间设计非常得意。他曾炫耀说,只要能容得下我,其他人就都不会有问题。
与斯大林时期彰显民族风格的建筑相比,不加任何装饰的“赫鲁晓夫楼”虽说其貌不扬,但功能比较到位,辅助设施也相对齐全。客观地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赫鲁晓夫楼”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了全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尽管“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没能实现,但此项“居者有其屋”之举解决了政府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理解发生变化,当年急功近利建造的“赫鲁晓夫楼”越来越暴露出明显弊端,加上年久失修、功能退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因而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心头之患”。建筑专家们认为,除了少数当年建造的5层砖结构楼的质量好一些以外,其余预制板结构的“赫鲁晓夫楼”大都到了需要拆除或是彻底改造的时候。
“请研究一下改变住房建筑标准的问题,首先是民居,给军队的住房,从远东开始。我想提醒你们注意,我想让这件事快点办好,要和俄罗斯军官尊严相称,不要让我们的人继续住在那些令人恶心的赫鲁晓夫楼里。”这是2007年11月,普京在军队高级将领会议上的讲话,也是对赫鲁晓夫楼这一时代产物“最高”的评价。

【斯大林楼】:

“斯大林高楼”是俄罗斯人对斯大林时期兴建的七座大楼的统称,人们称其为“七姐妹”。为了纪念莫斯科建市8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修建摩天大楼以抗衡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资本主义式”摩天楼群,彰显苏联国力的强大。苏联的设计师们绞尽脑汁从新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中寻找灵感,最终融合成了带有哥特式教堂尖顶和巴洛克式浮华外饰的“斯大林帝国风格”。

莫斯科大学主楼是这“七姐妹”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斯大林亲自批准了莫斯科大学主楼周边建筑和绿地的规划。其余“六姐妹”是艺术家公寓、文化人公寓、列宁格勒酒店、乌克兰酒店、外交部大楼和重工业部大楼。时至今日,站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仰望高大巍峨的主楼,钢铁铸造的古希腊式圆柱透露出另一种博大和坚忍的大国精神,一种气宇轩昂的亢奋和英雄主义的激情。在楼层外围,大量使用了黑铁铸件,莫大主楼顶端悬挂的镰刀斧头党徽,把“铁与血”的涵义诠释得淋漓尽致,整个建筑艺术风格都呈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据说“七姐妹”大楼下都有连接克里姆林宫的密道,但是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进去探寻一番,莫大主楼里设有严密的安保系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地方的非同一般。

“斯大林高楼”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以显示革命的激情与荣耀。正如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各种艺术形式一样,建筑艺术风格呈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为“赞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做出贡献。

【梅德韦杰夫公寓】: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政府将继续实施经济适用房专项计划,并为青年人购置住房创造条件,但国家不会像苏联时代分配“赫鲁晓夫楼”那样分配“梅德韦杰夫公寓”。

俄罗斯各地区的经济适用房专项计划和个人住房建设项目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其中在经适房领域,建立起一整套包括抵押贷款在内的举措。

2、俄罗斯的别墅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所谓别墅(дача)是俄罗斯人的郊外私人住宅。苏联时期,市政府为每个干部职工提供0.06公顷的郊外土地供建别墅用。这种在地多人少的地理环境下出台的政策造就了一种特殊的建筑

俄式别墅一般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林边、水旁。建造别墅的地区多由国家划定,并提供输电。人们习惯上把这些地方称为别墅村。俄式别墅多为木结构的房屋,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有套间,一般内部陈设简单,方便搬动,外部涂着鲜艳夺目的色彩,饰有各种图案。

夏天,每逢周末,俄罗斯人开着小轿车或乘坐郊区电气列车来别墅度假。轻松、闲适的别墅生活解除了快节奏城市生活带来的紧张和不适。他们还在别墅的园地里种菜。既可放松身心,又可弥补城市供应的不足。夏天一过,这里便一片宁静,别墅主人只是偶尔去看看,冬天,这些别墅是闲置的。苏联解体后,经济萧条,生活困难,居民在别墅的菜园里种植土豆,以供全年食用。另外,有些老人把市内的住房出租收费,以解生活之难,而自己则住在简陋的别墅里。

3、俄罗斯的黑澡堂是个什么样子的?

俄罗斯人爱洗澡。城市里往往有许多公共浴室。莫斯科最大、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浴室是“桑杜尼”浴池(Сандуны)。

在俄罗斯的农村里,人们爱洗蒸汽浴。他们认为蒸汽浴能健身、消除疲劳,还能治病。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北方和西伯利亚各民族居住区,黑澡堂是民间常见的浴室。这种澡堂一般盖在住房旁的院角里,以木结构居多,夏天用作储藏室。为了保暖,澡堂里的炉子没有烟囱,木柴燃烧冒出的黑烟散发在澡堂里,时间一长,澡堂的板壁和屋顶都被熏成黑色,所以叫做黑澡堂。

黑澡堂分更衣室和浴室两部分。浴室里有一个长一米多,宽不到一米的大炉子。炉子的灶堂上放着一块铁板或架着铁条。上面堆放石块。浴室中间是一个二至三层的梯形或塔形的木板架,上面可以躺人。当浴室内的温度达到40-50摄氏度,火炉蒸发的热气笼罩整个浴室时,沐浴者便可躺卧在木板架上熏蒸。如果沐浴者嫌空气的湿度不足(一般是85%-95%),可以用木勺从水桶里舀水浇在烧得通红的石块上,然后躺到木架板最高层上,那里的水气较大。经过约十分钟的熏蒸后,用浸泡在冷水桶中的桦树枝浴帚抽打背部和大腿等处,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使人觉得浑身舒畅和轻松。冬天,俄罗斯农村的健壮男子洗蒸气浴时,用桦树枝浴帚抽打完身体后,便赤身露体跑到室外,在雪地上打几个滚,然后再回到澡堂继续熏蒸。这也是俄罗斯人洗澡的一大特色。各个澡堂中都备有桦树枝浴帚,但人们还是喜欢用自己的。俄罗斯人在夏天采集桦树枝,扎成一束束的浴帚,放在阁楼上晾干供冬天洗澡时使用。

俄罗斯的许多童话、诗歌和民间故事中都有关于黑澡堂和洗蒸气浴的描写,如十月革命前,在俄罗斯的农村,未婚夫妇在正式举行婚礼前要沐浴净身,交换桦树枝浴帚。在圣诞节的夜晚,少女们在自家的浴室里放一张铺着洁白桌布的桌子,上面摆上一面镜子,两边各点一支蜡烛,然后长时间地凝视镜子,据说,镜子中会出现她未婚夫的影子。

俄罗斯的权贵家庭生活大揭秘

女摄影师Anna Skladmann的一组私人拍摄照片为公众揭秘俄罗斯权贵家庭少年生活。这组名为“Little Adults”的照片中,奢华的居住环境、华丽衣着,小主人优雅姿势,却不见丝毫活泼淘气表情。小女孩手中拿的不是玩具而是报纸。他们从小“精英式”培养,教育极其严苛,这透露着俄罗斯浓厚权贵的历史与民族意识。

超多好玩、实用、新鲜俄语资讯、歌曲电影等
关注沪江俄语官方微信: